1973年,原南京军事学院的政委王平在家中闲赋了一年多。没有工作安排的他,行动上也受到种种限制,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奈。他满心期待的离开南京,辗转京城和武汉等地,经过几个月的游荡,只是想尽早找到新工作,但大多数时候都失望而归。
提到王平,大家几乎都能联想到这位开国上将的光辉身份。他于1958年从朝鲜撤军回到祖国后,被调往南京军事学院担任政委,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了1967年。然而,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,王平遭遇到严重冲击,被指控多达几十条罪状,随后被关押了整整五年。
随着时间推移,1969年南京军事学院被撤销,王平的问题被上报给南京军区处理。当时南京军区的司令员是许世友,他不仅兼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,还负责地方和军区工作。根据肖永银的回忆,许世友向王平提供过帮助。在王平被列出诸多罪名后,军区接管了案件,许世友亲自要求调查王平究竟面临何种问题。
展开剩余59%肖永银在回忆录中提到专案组开会时,他询问王平的具体问题,得到的回答是指控其为假党员、三反分子和异己分子等。肖永银逐一为王平辩护,驳斥了许多不实的指控。然而,在王平自己的回忆录中,他并未透露任何具体的信息,只是提到妻子向上级写信反映情况,最终促成了他的解除监护,让他得以回家团聚。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受到一些限制,如禁止参与某些活动,并且在放出来后还必须写一份检查,强调“三个正确对待”的原则。为了争取早日恢复工作,他不得不违心地写下这份检查。
尽管已回到家中,但王平的行动依然受到约束,只能在南京一带活动,若想外出则需提前报备,生活的局限让他倍感苦恼。1973年12月,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,丁盛新任南京军区司令员,主动前来拜访王平。他们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下级关系,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都有过紧密的合作。由于王平的问题由军区负责,随着丁盛的到来,王平之前的种种限制也受到了解除。他不仅可以查阅中央传达下来的文件了,还能够在公开场合露面,之前的不便逐渐消失,连朋友们也可以随意到他家里探访。
以前,这些事情是根本无法想象的。比如,副司令员詹大南私下为王平准备了一些狗肉,包得严严实实,悄悄送到他家;如若想查阅文件,只能到专案组去申请,而且只能看一些一般性的材料。可以说,在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后,王平的境遇有所改善,尽管他仍然没有正式工作,但局势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。毕竟,上级决定他是否能恢复工作,这可不是丁盛一个人能左右的。
最终,到了1975年,王平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失业状态之后,终于得到了落实,重返工作岗位,重新走上了自己热爱的军事生涯。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